钢铁行业的发展悖论让业内人感到困惑:产量高了、库存多了、炼钢技术进步了,钢铁企业却不赚钱了,钢铁行业生病了吗?钢铁行业的这场病因,可以追溯到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家开启了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热潮,宽松的银行信贷政策及大型工业项目的审批通过,让钢铁行业不断“大干快上”。产能过剩还导致了部分钢贸商资金链断裂、跑路自杀。
亏损钢企死扛不减产
融资难、融资成本高是近年来钢铁企业普遍遇到的问题,但部分亏损钢企仍然无意减产。
资金渠道银行依然是主角
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作为国家的政策性银行,近年来大力支持国内企业参与国际性的基础设施建设,并通过“两优”贷款(援外优惠贷款和优惠出口买方信贷)的方式对不少国外项目给予资金支持,而我国承包商也受益良多,这缘于我国为外国提供贷款的条件之一就是工程项目只能由我国的承包商承接。
建筑投资热潮助涨“过剩风”
钢铁行业的这场病因,可以追溯到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家开启了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热潮,宽松的银行信贷政策及大型工业项目的审批通过,让钢铁行业不断“大干快上”。几年来,我国粗钢生产能力由2007年末的6.1亿吨上升到2011年末的8.6亿吨,远远超过了有效需求。
政府监管不严
近年来,中央曾多次对产能过剩问题进行宏观调控,尤其是对钢铁、水泥等传统过剩行业实行严格的审批、核准制度。然而一大批没有国家立项、没有环保审批的钢铁项目聚集在内蒙古、宁夏等西部地区的工业园中,这些项目投资额动辄高达数十亿元甚至上百亿元。
借助电商转型
中小钢企想要在产能过剩的状态下生存下去,一方面要在技术上转型升级,还要借助筑牛这类专业的电商开拓线上市场。筑牛网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商务运营模式,在渠道管控、客户管控、销售成本降低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通过提供给交易双方方便快捷交易平台、物流配送体系,减少不必要的支出,降低交易的成本。通过免费交易,将钢铁企业、经销商、终端吸引进平台,平台引入在线支付、互联网金融和仓储物流等服务,由此形成完整闭环,为钢铁企业降低成本,扩大线上销售市场。(搜狐)